在不断探索的征途中,有的成为行业旗帜,有的却在大浪淘沙中渐渐堙没。在家装林林总总的大潮中,我们需要冷静下来认真思考:未来发展的方向到底在哪里?
家装“触网”是馅饼还是大坑?
2015年被称为“互联网家装元年”,无数创业者蜂拥而至,各路资本持续关注。这一全新模式注重互联网+,强调所见所得,重视线上营销宣传,流量导入。利用互联网的传播引流加持传统家装的模式让很多人觉得这一行未来可期。业内就有人评价说,互联网技术帮助解决了传统家装行业长期的装修过程慢、难、乱等问题。
在这一段时间内,不少家装企业纷纷“触网”。2015年互联网家装行业的融资次数从上一年的41笔蹿升至123笔。但火爆的背后,企业到底活得如何呢?
2015年之后的两年,互联网家装发展放缓,而到2018年上半年就有了100多家互联网家装公司的倒闭潮。互联网家装到底是馅饼还是深坑,再一次引起热议。
互联网家装公司负责了从建材采购到整体设计再到施工装修的全流程,顾客只需要确定效果就可以等待交房。这看起来操作便捷,省心省力。但正如某些评论媒体所指出的,“很多企业只是将传统家装与顾客之间的流程从线下转移到了线上,装修质量、人员素质、合同条款并没有得到相应的升级。”
科技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客户互动体验的问题,但真正核心的是交付。后期互联网家装被曝光的施工质量不靠谱、交付定金后不开工等等问题都是源于交付过程的不确定。流量是互联网的优势,但更应该看到转化率和服务,用户体验跟不上,再多的流量也只是“噱头”。
跨界整装 一场定制企业的自救运动
在商业竞争激烈的当下,家装这盘“棋局”不断被各路棋手挑动。随着国内居民整体收入的提升,消费者更愿意以较高价格获取一站式置家服务。在这样的消费升级下,不少定制企业、房地产商、家具企业都纷纷扑向了家装赛道。但要说前两年最赚钱的,还要说“定制家装”。
从瓷砖、木地板、木门到橱柜、衣柜、甚至楼梯、护墙板,当成品家具无法满足消费者个性化需求,定制家居企业开始将产品链延伸到整个家。相比之下,定制企业在装修施工上或许不如家装公司,但优势在于不仅能一站解决,更能够解决小户型、拐角等的空间布局和收纳问题,更能够实现个性定制,更适合80后、90后消费者的需求。
定制家具企业向前走,往整装方向发展,做整合服务,是深挖客户价值的一种方式,毕竟在流量减少的情况下,只有通过提高客户的满意度和客单值,才能让企业的业绩保持高速增长。整装已经成为定制企业战略突围的新方向。但分析人士指出,定制企业当前在整装的转型过程中仍然面临着很多困难,比如与经销商之间的利益分配、渠道经营与管理等问题等等。
正如资本对于定制市场的青睐,凭借着自身的设计优势、门店优势、资金优势等等,定制依然存在将整装发展壮大的可能,但还需找到一个能够解决设计、施工、材料割裂,品类和空间割裂,服务交付质量问题的合适平台。
工业化装修能否成为下个风口?
2016年起,浙江、上海、山东等地城市相继出台“100%精装修”政策。在毛坯房退出的倒计时中,全装修的批量交付也感受到了更多的装修需求与很慢的装修流程带来的压力。在这样的压力与趋势下,工业化装修逐渐崛起。根据住房城乡建设部《“十三五”装配式建筑行动方案》,到2020年,全国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比例要达15%以上。
工业化装修从底层逻辑上改变了装修产业。全部材料由工厂预制生产,再由施工人员现场装配。相比于传统家装的流程冗长和高成本,装配式精装能够大量缩短制造的过程,也减少了工人技术的不可控性,降低人工和材料费用。而装修工序前置化、标准化、工业化,,也被许多人认为是工业化装修解决传统装修“非标”痛点,引领装修行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
工业化装修的出现,让技术核心的硬装变成了与软装家具一样的产品化整体方案。但同时,作为新生事物,装配式装修在摸石头过河中,也要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
主做工业化装修的维石住工负责人曾告诉我们,装修流程的前置,决定了装配式需要企业较高的工业化水平和供应链管控能力。而在设计方面,装配式装修对设计数据的精准度要求严格,一处错误可能会导致后期大量的返工。同时,由于装备式刚刚起步,目前具备大规模生产交付能力的企业屈指可数,生产能力与巨大的市场需求严重不匹配。此外,作为以标准和批量化见长得的装配式装修,对于年轻消费者对于家装的个性化需求,也需要在进一步发展中逐步摸索。
正如很多家装公司的slogan所提倡的,家正在成为一个生活方式。但家的装修也一直都是消费者的痛点。作为一个低频且重度垂直的行业,企业与消费者都需要一个兼具成本与效率,更省心、更有保障的家装新模式。
在规模化与个性化的不断博弈中,在数字化与家装行业的融合中,将进化出什么样的“新家装”模式?面对这片超4万亿规模的蓝海,入局的企业不断增加,到底又是谁能够笑到最后?